厦门农工党党员先贤谱——叶世昌(叶群)
2021-05-07
叶世昌(1914—2004),一名叶景云、常用名叶群,籍贯福建厦门,原厦门市中华电影院经理,解放前加入农工党参加革命工作。 叶群1927—1928年,就读于厦门双十中学。1928—1930年,赴菲律宾任店员。1930年,厦门大学师资班修业。1930—1941年,任和丰船务公司船票员。1942年,失业在家。1943—1945年,在漳州石码经营卷烟厂。1945—1947年,任和丰船务公司船票员,兼中华戏院副经理。1947年起,任中华戏院(中华电影院)经理。1976年退休,后经农工党厦门市委参与鉴别,于1985年改办离休。 叶群任职的厦门和丰船务公司系新加坡归侨林绍裘创办,林氏除了经营和丰、南洋船务公司外,还开办和乐影业公司,经营中华、大同等数家电影院。农工党厦门地方组织创始人郑静安时任和丰公司秘书,叶群因而与其成为同事。在郑静安的影响下,叶群逐渐接受进步思想,进而于1949年7月经由郑静安动员加入农工党,参与了一系列反对白色恐怖,迎接厦门解放的地下活动。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厦门放映影片的拷贝大多由轮船从香港运来。1947年,农工党中央被迫迁往香港,便充分利用这一渠道,将大量的宣传品和文件等夹杂在拷贝中秘密运往大陆。1947年至1948年间,叶群利用职务便利,担当起运送文件的重任,多次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运送的重要文件有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告,有告知广大市民迎接解放的安民公告,有农工党与共产党联合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宣言……等等。 依照农工党中央的指示,叶群等农工党人在郑静安的组织安排下,还曾多次为共产党秘密筹备军需物资,如利用船务公司的便利,将香港或外地采购的铁锹、铁丝网等运入内地;解放区发生疟疾,国民党实行严格的药品封锁,他们就多方筹集和采购药品支援解放区。 厦门解放前夕,整座城市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一日,叶群通过朋友了解到郑静安、林怡乐等农工党党员的情况已为国民党所掌握,身份曝露,随时有被逮捕的危险,便立即通知他们前往香港躲避。厦门解放前几日,国民党在城中大肆搜捕怀疑对象,或者押送台湾,或者秘密处决,情况危急,叶群不能回家,只好暂借在朋友处,直到迎来厦门解放。 解放后,叶群长期担任厦门市中华电影院(厦门市电影公司)经理,为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兢兢业业、勤勉奉献。退休后仍继续在厦门市影剧管理处工作,为完成电影及文化宣传工作任务,做出显著成绩,被评为1981年度先进工作者。1985年,出席全国从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三十年表彰大会。 作为厦门解放前加入农工党的老党员,叶群理想信念坚定,十分热爱农工党组织,始终为自己是一名农工党党员而自豪。他家客厅门后的橱柜里层层叠叠、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农工党刊物,一期不落地收藏着,并按年装订加封。他长期担任农工党社团支部主任,是农工党厦门市第一次到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代表。
(组织处根据文件档案及郑海云文章整理,叶群之子叶必勇先生提供照片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