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农工党党员先贤谱——沈章
2021-06-10
沈章(1942—2018),籍贯重庆,知名大提琴演奏家,原长春电影制品厂乐团副团长,厦门市音乐学校退休教师。 1961—1966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专业学习。 1966—1992年,历任长春电影制品厂乐团大提琴独奏演员、声部长、管弦乐队队长、业务副团长。1992年调入厦门音乐学校任教,2002年退休。 沈章出生于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沈起予是“左联”老作家,母亲李兰是翻译家。大姐沈灿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二姐沈西艾是上海第一代电视报幕员,三姐沈旋是西方音乐史学者,四姐沈西蒂是中提琴演奏家。沈章自幼爱好音乐,并立志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沈章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至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演奏员长达25年,期间参与录制《上甘岭》《我的祖国》《英雄儿女》等200多部电影音乐,并多次担任过音乐指挥,为电影音乐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92年沈章作为引进教师调入刚创建不久的厦门市音乐学校,成为厦门首位专职大提琴教师,他把大提琴知识与演奏技艺系统地引入厦门,促进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沈章跟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同行取得联系,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大提琴教学大纲。在具体教学上,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能力、音乐基础,因材施教,安排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系统规范的为他们打牢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他秉持“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的原则,不但自己重视外请大师课的学习交流机会,还带领青年教师、学生定期参加在北京、上海举办的大提琴等艺术活动,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大提琴界动态,使学生明确追求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他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有影响力的大提琴比赛,并由此脱颖而出。学生曾誉祺获得过全国业余大提琴比赛第一名;学生卓贤获得福建省比赛第一名,后考入上音附中,获得全国专业比赛第一名,再后来出国深造,获得多项国际比赛大奖以及中国十大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称号。沈章还开设乐队课并组建学校乐队、担任指挥,后来随着音校专业的扩充,又组建民乐队,并担任校民乐团的第一任指挥,用他的专业知识、技能,为音校两个乐队的建设尽心出力。 沈章担任厦门市音乐学校乐队指挥 沈章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他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晨练基本功一个多小时的事例现身说法,让学生明白:“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同行知道;三天不练琴,观众知道。”这一朴素的道理,以此来强调坚持艺术追求和技艺的连续性、必要性、重要性。无论在长影乐团培训学员还是在音乐学校培养学生,沈章既做领路人又做铺路人,向央音、上音等高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人才,培养了一批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遍布上交、中国爱乐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多年来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学生既学琴又学做人,沈章也为学生成人成才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师生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83年,沈章经农工党中央组织部批准加入农工党。
(组织处根据文件档案及厦门晚报报道等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