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城市 > 中医药促进会
字体大小【】 【】 【
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参加第二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
2007-04-23
    4月18日,第二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广场隆重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地区的信众和来宾6000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典。 
    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又名慈济东宫,奉祀北宋神医吴本。吴本(公元979-1036年),又称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同安白礁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随父下海捕鱼,后因父患恶疾、缺钱医治而死,其母劳累过度,相继去世。从此他矢志学医普救众生。初学蛇医,后离乡背井,周游名山古刹,求“东汉华陀”之术,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回乡时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亲自凿井取泉,采药草炼丹煎药,以医济人无贵贱,按病施药如矢破的,擅长铜针治病,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当朝皇帝宋仁宗母亲的奇疾顽症乳癌,也被他所治愈,因而名扬天下。 
    吴真人本着为人治病的献身精神,四处寻求药草,一次因采药堕崖,景祐三年五月初二逝世,卒年58岁。吴真人受朝延敕赐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其济世佑民的高尚医术,无愧于尊为保生大帝。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他初被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明永乐17年,成祖又封吴本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花桥公”、“吴真君”等。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率师东征,收复台湾。出征前到东宫向保生大帝许愿,请大道公随船护航助战,收复台湾后重建东宫。可台湾收复后,青礁已是清朝治下,无法还愿。于是,郑成功命在台南学甲镇建造慈济宫。从此,吴真人就在台湾生根。如今,台湾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宫庙200多座,善信甚众。青礁慈济宫在台湾有二百六十多个分炉,台湾保生庙宇联谊会信众有四百多万人。“保生大帝”信仰也成为台湾三大民间信仰之一。 
    2004年农工党厦门市委曾向厦门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发扬吴真人济世救人的高尚品德,增进两岸民众交流。提案建议充分发挥青礁慈济宫在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作用,举办“保生文化节”、开发青礁慈济宫旅游文化资源、促成保生大帝神像赴台巡游。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热烈反响。今年青礁慈济宫建成了福建最大的山门,兴建了名医长廊、百草园,高达20米的保生大帝雕像也在4月18日这天揭幕。 
    2005年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成立,青礁慈济宫也成为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的会员单位。2006年,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和青礁慈济宫一起发出倡议,号召厦门市的中医师发扬吴真人的精神,每年一天在青礁慈济宫为群众提供义务医疗咨询服务,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还为百草园的建设提供了协助。今天,农工党厦门市委和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又组织10名中医专家参加了在青礁慈济宫广场举行的“保生大帝颂典”。中医专家们身穿白大褂,列队于参加颂典的千人方阵中,向吴真人雕像行三跪九叩大礼,表达行医济世、治病救人的心愿。 
    历时两个小时的颂典结束后,中医专家们顾不上休息,来到青礁慈济宫新建的保生堂免费为群众看病。慕名而来的群众立即将专家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前来求医的群众把脉、解答,介绍防病治病知识。短短一天,就有数百人享受了专家们提供的医疗咨询服务,有的人还是专门从漳州赶来的。义务医疗咨询使群众收益,也很好地诠解释了“慈济文化”的内涵。 
    “悬壶济世,杏林圣手;保生大帝,两岸同尊。”吴真人的医德风范延传千秋、遍撒四海,不仅勉励着无数的医界后人,更成为联结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 

                                                  宣调处 杨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