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对医务人员人文关怀和保护
2018-12-04
随着各级政府对医疗发展的投入和医保体系的完善,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需求得到了释放,就医人数剧增,不论是大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都出现了门诊、住院人数增长的现象,造成医务人员工作量加大,劳动强度增高。据调查,90.7% 的医生需要管理至少 5 个床位的患者,甚至有 23.3% 的医生管理超过 15 个床位的患者。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49.2%的人每隔4—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 除了繁重的医务工作,医务人员还要面临惊颤的考核检查和晋升考试,要面对医院制定经济考核指标,要应对患者的埋怨、投诉当前医患关系尚不尽如人意,患者投诉时有出现。广大医务人员处于情绪紧张、抑郁、精神压力大等状况,加上长时间紧张工作、休息不足,尤其是熬夜和失眠。不少医务人员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身体健康问题,积劳成疾、早逝、猝死已非个案。 这已经造成了医疗行业人才流失、医患矛盾激发等问题,世界顶级医学杂志《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470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而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医学排名第一。对2016全国36名高考状元的调查,竟无一人选择医学。当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有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导致这些结果与医务人员面临的压力巨大、身心疲倦有很大关系。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应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才能全心全意、积极主动地服务患者,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各级政府在缓解群众就医难的同时,同样要关心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除了加大医疗投入、改善医疗环境、改革薪酬制度等激励措施外,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创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 为此,在第一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全国和各省、市的健康工作会议中,各党委政府领导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的讲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规划,要把关心关爱医务人员作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强调关心医务人员,要求各地各医疗单位出台措施,并认真落实。对关心关怀医务人员方面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肯定,并介绍推广相关经验,引导医疗单位关心自己的员工。 二、加强政府对健康事业投入,改革医务人员薪酬体系,建立以医疗水品和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为评价的收入体系,让医务人员的收入从药品、耗材、重复检查等,转向注重医疗水平和质量提高,形成质量、服务和效益的正向联动。 三、清理当前增加医务人员精神压力、损害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制度做法。坚决取缔对医院、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各项创收、门诊数、住院数增长的不合理指标,更不得将这些指标和排名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通过明察暗访、员工举报等方式掌握医院工作指标的制定情况,对制定这些创收指标的医院及其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或考核一票否决。 对医务人员工作量、继续学习、论文等涉及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有关指标,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增加科研成果、评选表彰、突出贡献、社会工作等内容,减少过度量化、僵化指标考核等所带来的时间占用和精神压力。 四、制定完善各项人文关怀和劳动保障措施。包括: 轮班轮休制度。各医疗单位要按照科学的作息规律、安全规范,以及病床数、患者数配备医务人员,降低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将医务人员轮班轮休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医院考核、创建文明单位内容。 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的强制休息。严禁医务人员超长时间、超负荷连续工作,如连续上班24小时、连续手术8小时后应强制休息,不得连续两天安排一线值夜班。对超过一定年龄的(如50岁)一般不安排一线夜班; 年度休假制度。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按照劳动法规,落实带薪休假、年假等制度,建议每两年至少有一年休完规定的带薪年假,作为医务人员参评先进的一个条件;其落实情况作为单位考核的一项内容; 心理疏解措施。制定关心医务人员的制度,要利用工会、妇联、党团组织,开展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活动,设立谈心室、放松室,为医务人员提供休憩、倾诉的空间; 精神奖励。精神鼓励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除了改善薪酬和物质鼓励,要树立表彰医务人员的先进典型、正面事迹,形成榜样示范效果。如增加优秀医生、优秀护士的名额,对医务人员受收到上级表彰、患者好评、科研成果等要及时发布宣传,激发医务人员干事业的自豪感; 定期组织文体活动。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激发团队精神和乐观情绪。 五、营造关心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 一是重视医疗事业发展,重视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 二是加强医学科普,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医疗发展、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是加强医疗行业宣传。通过宣传医务人员的先进典型,强化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正面形象,建立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开展组织医患交流、医院开放日等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 四是各级领导要带头关心、慰问医务人员,对医务人员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对受到委屈、伤害要上门关心慰问。在医师节、护士节、卫生日来临时,各级政府领导通过现场或媒体,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敬意,号召全社会重视关心医务人员,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医务人员,就是关心大家健康”的理念和氛围。 五是各级政府对破坏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的言行,在第一时间给予谴责,及时处置依法惩处,维护正常医疗工作环境,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 六是把握宣传分寸,强化呵护医务人员的氛围。不鼓励、不宣传医务人员长时间连续、疲劳工作,对积劳成疾、甚至早逝、猝死的,除了及时关心慰问外,还应进行调查、处理,甚至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机关支部 杨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