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工概况 > 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 【
中国农工民主党厦门市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2024年工作报告
2025-01-06

中国农工民主党厦门市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

2024年工作报告

2024年12月29日)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农工党厦门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在中共厦门市委和农工党福建省委会领导下,在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指导下,踔厉奋发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带动履职尽责和自身建设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

1.坚持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两个重大政治任务,以学铸魂,带动全市党员持续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学习重要会议精神。一是全面系统学,把学思想作为各类会议、培训的“第一议题”,系统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二是持之以恒学,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作为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开设专栏密集更新学习材料,刊发领导班子、骨干党员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体会,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学习;三是结合实际学,组织党员前往青礁院前社、“学习之路”主题课堂、竹廉文化园、苏颂纪念馆等市级特色教学基地,在实地学习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2.扎实开展纪律学习教育。落实农工党中央、福建省委会部署,印发实施方案,举办推进会,在全市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纪律学习教育,坚持“高、严、实”标准构建“三结合”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宣讲厦门农工党党员廉洁守纪故事,激励党员见贤思齐;组织骨干党员19人参加农工党中央举办的纪律学习教育网络培训;组织2020年以后的新党员签署个人廉洁自律承诺书,系好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第一粒纽扣;组织运营自媒体账号粉丝超千人的16名党员签署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承诺书,坚持传播正能量;组织基层支部开展线上线下纪律学习教育答题活动,800多名党员完成答题

3.持续推进优良传统教育。精心策划和组织了庆祝“三个75周年”系列活动,包括由思明区基层委、翔安区基层委承办的“让国旗永远飘扬”手持国旗发放品牌活动,“笔墨颂时代 丹青绘同心”书画笔会,及“光影交辉颂时代 丹青溢彩绘同心”线上书画摄影展等。组织撰写汪德耀、张乾二、陈村牧等知名农工党党员人物小传,入选《大道同行——福建知名党外人士》,协助收集农工党福建省革命活动史迹资料,挖掘、整理为厦门解放做出贡献的农工党党员事迹,相关文章在《团结报》发表。组织参加各类征文活动获佳绩,在省委统战部“我的同心福缘”征文活动中,1篇获三等奖;在省委会“喜迎中共二十大”主题征文活动中,2篇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在省委会纪念“福建事变”90周年党史研究征文活动中,3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深入数十个基层组织开展农工党党史及厦门解放斗争史讲座,引导广大党员在重温历史中砥砺合作初心,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4.新闻宣传成效明显。积极融入多层次“宣传矩阵”,全方位展示农工党良好形象。在各类纸媒及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宣传平台刊发报道120余篇,同比增加1/3,其中《人民政协报》发表数突破新高达15篇,2篇文章获2023年度《前进论坛》“好文章”奖,宣传信息得分名列全省九地市第一;生态环境领域履职成果得到《团结报》《福建统一战线》《厦门日报》等报道;注重新媒体宣传,全年摄制《鹭力传薪》之农工党篇等短视频11篇,其中《冲破黑暗 共迎黎明》在省委统战部“我的同心福缘”短视频大赛中获二等奖,心血管病医院支部报送的《向心而行》在市委统战部短视频创作大赛中获最佳创意奖;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及时开展网络安全及意识形态自查,完善“四位一体”宣传工作格局全年编发《厦门农工》4期,网站发布动态信息578篇次,同比增加18%,公众号推送446篇,同比增加44%,视频号累计播放超一万次;开展好党刊征订工作,继续获评2024年度《前进论坛》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5.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在农工党中央2024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审中,3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在省委会2022—2023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新时代参政党与社会团体的政治竞合》获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024年度全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创新成果评选中,1篇获评四类课题;参加市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理论研讨会,1篇入选研讨会论文集。

二、坚持固本强基,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1.组织发展持续向好。持续落实发展对象面谈制,组织40多名新党员参加新党员培训班;全年新发展党员67人,平均年龄38.4岁,其中博士6人,硕士20人,中高级职称占64%。现共有党员1760人,其中医药卫生界占48.5%,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界占5.4%,教育界占26.1%,科技界占0.8%,其它界别占19.2%;平均年龄54.5岁,其中在职党员平均年龄46.8岁。

2.骨干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推荐20多名党员参加省市社院党派骨干、党外处级科级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表彰41名2023年度党务工作先进个人和24名2023年度参政议政(社情民意信息)先进个人,有力调动骨干党员工作积极性。发挥人才优势,协办第十六届海峡西岸经济区才智战略HR论坛,组织党员代表队参加省委会组织的第一届乒乓球团体赛获季军。开展高层次人才摸底,组织党员积极申报各类高层次人才。林多朵被增补为省委会老龄专委会委员,王昊平被增补为省委会医药专委会委员。

3.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继续优化组织布局,新成立农工党集美区教育支部、集美区经济支部,对湖里区基层委、翔安区基层委、双十中学支部、集美区综合支部、海沧区教育支部、翔安区综合支部等开展届中调整及委员增补,充实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持续创建星级支部表彰2023年星级支部34个。大力加强“党员之家”建设,思明区“党员之家”在农工党党史及方荣欣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湖里区“党员之家”积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政协履职协同共进,集美区“党员之家”完成场所搬迁,并持续开展党员文化艺术交流,海沧区“党员之家”推动两岸共创共演情景组歌《开台王颜思齐》等,形成“一家一特色”“一家一品牌”的发展格局。指导基层组织加强横向联系,丰富活动内容,大力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如:思明区基层委组织开展了三期的中青年骨干党员履职能力培训班;在同安区基层委的支持联络下,集大总支和理工学院总支,集美区教育支部、海沧区教育支部和翔安区综合支部等分别联合赴同安区科技馆参观学习;集大总支、理工学院总支、医学院总支、华大(厦门)支部、集美区卫生健康支部联合举办信息专题培训;疾控卫监、卫计、经济第三支部联合开展就医知识讲座;经济第一、经济第二、经济第三支部联合赴同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妇幼保健院支部、仙岳医院支部和思明区教育支部,经济第三支部、思明区社区卫生支部、建发弘爱医院支部、海沧区综合支部和农科支部等分别联合开展纪律学习教育;湖里区综合、儿童医院、中医院第一、中医院第二支部联合开展“健康同行 携手并进”活动;双十支部举办“活力显青春 健康凝斗志”羽毛球比赛;集美区卫生健康支部与民进和九三学社基层组织开展交流联谊;第三医院支部与市中医药促进会联合开展义诊等。

4.机关建设稳步推进。参加厦门市民主党派纪律学习教育暨机关建设培训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法不容殊》,坚持以案为鉴,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对机关处级干部进行轮岗,完成2名科级干部职级晋升、1名新招录公务员转正定级。始终将机关文明单位创建、绩效考评、综治考评等项目作为重要抓手,紧密联系实际开展创建,全力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在厦召开的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会议、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会务工作;周到接待北京、河北、哈尔滨等省市农工党组织来厦调研交流;热情服务党员,举办妇女节活动、重阳敬老活动,及时对老党员、生病党员等进行慰问;完成农工党市委1979-2005年历史档案的整理入馆验收工作,顺利完成2021-2023年度财务审计工作;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文明交通督导志愿者活动等;协助市中医药促进会换届后的会员资料整理校对工作,并移交市工商联作为主管单位。

三、广泛集智聚力,参政履职谱写新篇章

1.工作网络逐步健全。各区基层委、高校总支均建立参政议政骨干队伍,让信息工作触角直达基层;持续针对新党员、骨干党员开展一系列课题和社情民意信息撰写培训,积极选派优秀党员参加农工党省委举办的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加强“一对一”线上联系指导,印发《2023年参政议政优秀成果样例》,切实提高基层组织课题调研和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能力继续加强群体约稿和单向约稿,帮助专委会和专家党员发挥专业领域优势找准信息报送点。

2.调研重点聚焦明确。牵头开展“推进体卫融合,建设高水平健康厦门的研究”各民主党派市委重点联合课题调研,就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福建美丽产业提升海洋生态修复加强优秀华侨文化传承推进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主题开展重点调研,参加农工党福建省委台青创业政策课题调研,组织政协委员等赴中国科学院城市所考察交流。全年共完成立项课题72个,承担农工党省委立项课题2个,市政协界别课题2个,优秀课题成果转化报送两会大会发言、提案及各类协商建言信息。在农工党福建省委会2023年度优秀调研论文评选中,3篇获一等奖、4篇获二等奖、15篇获三等奖;1篇课题获农工党中央2023年度优秀调研报告评选等奖。

3.协商履职有为有效。积极参加知情参政对接会,专题协商会和专题座谈会,“外籍专科医疗人才培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等在政党协商座谈会上发言;围绕“海洋生态修复”等主题在市政协协商会议上口头发言7次,即席发言2次,提交协商发言材料34篇;协助承办“大力发展康复事业,促进康养有机结合”界别协商并完成协商报告。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农工党市委联合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作《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大会发言,农工党市委和农工党界别共立案提案18篇,《进一步提高我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促进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设》被确定为重点提案,促成厦门市心理健康中心建成,2篇快报获批示。吴崇伯被省政协评为2023年度履职优秀委员;杨军、王朝晖被评为2023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调研报告转化的1篇省两会提案获评福建省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水平的2篇提案被评为市政协2023年度优秀提案。

4.信息工作量质齐升。坚持广泛发动与骨干培育相结合,不断壮大信息员队伍,报送信息党员数占全省三分之一。在全市党员群策群力下,全年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现收件数、报送数高位快速增长态势,截至12月31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979篇,同比增长48%,除机关外共56个支部189名党员报送信息458篇,同比提高22%,党员报送信息采用率57%;共上报社情民意信息814篇,同比增长59%,被上级采用361篇(截至三季度)。农工党市委获评2022-2023年度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4篇信息被评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周迪、张恬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获评2023年度“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奖,金向东获评“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获评省委会“2023年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吴崇伯等15人获评省委会“2023年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海沧区基层委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四、发挥优势特色,服务社会展现新作为

1.品牌项目持续深化。协助农工党中央在厦门等地开展“两岸共促健康行——台湾青年大陆研学”公益项目活动。继续开展“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牵头组织统战系统“同心·医卫志愿者服务团”赴同安东宅村开展结对共建、健康咨询,深受村民的欢迎。依托农工党集美区基层委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如传承雷锋精神的义诊慰问活动,在凤山祖庙举行书籍捐赠活动,送春联进军营活动等,将农工党市委与集美区政府的结对共建工作引向深入。组织专家党员参加省委会赴贵州大方县及纳雍县的对口帮扶活动,协调推进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与纳雍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共建协议,与当地建立了对口帮扶工作联系机制。

2.基层组织广泛参与。思明区基层委与思明区图书馆共同主办“农工思明讲堂”活动,连续第3年参加中华街道爱心圆愿活动并捐赠价值2万元物品;湖里区基层委连续第7年开展“粽情粽意”同心助残慰问;海沧区基层委承办“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学雷锋志愿活动;厦大总支开展“清洁环境、健康同行”活动等,都很有特色。此外,各区基层委,各高校总支,集美区卫生健康支部,第一医院第一、第二、第三支部,中医院第一、第二支部,中山医院第一、第二支部,经济第二支部,海沧区医卫支部,同安一中支部,国宇支部,疾控卫监支部,妇幼保健院支部,仙岳医院支部,第三医院支部,建发弘爱支部,湖里区综合支部,翔安区综合支部,厦门医学院支部,翔安区教育支部,经济第三支部,农科支部等基层组织广泛开展了医疗咨询、扶贫济困、文明志愿服务、心理健康咨询等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为健康厦门、平安厦门建设贡献力量。

3.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王焱当选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许传炬入选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杨景初任第十届中摄协航空(无人机)摄影委员会委员;唐立娜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Nature》发表通讯文章;周志忠在首届“技创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与应用技能大赛获三等奖;张建新当选省中医药学会整脊医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涂满章当选福建省行为科学学会监事长;胡奕彬被授予“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新秀”称号;王杏飞、张先清、伍伶飞作品荣获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张晓阳连任厦门市心理学会理事会理事长;戴仕梅当选厦门市心理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杏飞任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朝晖、谢彦颖、张风岭、李超、黄彩华、邱东升、杨水生、田石林获市2020-2022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李久荣、李峰、梅淑萍、邱瑜芳获评“2024年厦门市最美医师”;唐祖芝、许怡芳、李英姿被厦门市卫健委评为“最美护士”;黄艳明、林力斌分获2024年厦门市教育系统智育创优奖和老骥奖;蔡彬妮、胡天惠、王旭东参与的项目荣获2023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袁林在援宁期间获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表彰。

同志们,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市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工党市委,向全体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如学习教育的覆盖面仍有欠缺,特别是基层的可及性和有效性不够;党员年龄结构仍有待优化,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存在不足;内部监督的深度、效度还有待加强;课题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基层组织活动党员参与度不足,活动形式有待扩展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提升。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农工党厦门市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高、严、实”要求,高标准推进自身建设、高质量履行参政党职能,按照中共厦门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要求,实干为要,接续奋斗,为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引导全市农工党党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对中共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昂扬精气神,与中共厦门市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共同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厦门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完善常态长效学习机制;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讲好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的农工党篇章;开展纪念农工党成立95周年活动,加强农工党党史及多党合作史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应用协同推进不断巩固和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持续提升履职效能,进一步献计出力、服务大局。以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为导向,按照农工党中央、福建省委会工作部署,围绕中共福建省委、厦门市委中心工作,在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补齐民生短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聚力形象塑造,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等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地建言资政;进一步突出优势,挖掘培养人才,继续聚焦“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着眼“十五五”规划制定,特别是重点突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着眼人工智能融合开辟生命科学新赛道、驱动医学科技变革等方面,更加主动更高质量地献计献策;把民主党派所长和党委政府所需相结合,发挥特色整合资源,加强品牌建设,更广泛更有实效地开展社会服务。

三、持续推进自身建设,赓续优良传统。坚持质量第一、首重政治素质的原则,全面推进人才强党战略,提前谋划农工党市委及基层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优化界别结构、层次结构,彰显界别特色。注重发现培养,继续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骨干党员培训,加大推荐力度。注重固本强基,持之以恒创建“星级支部”,建设好“党员之家”,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基层组织布局,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鼓励支持跨支部跨区域联合活动,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注重强化内部监督,巩固深化纪律学习教育成果,以反面典型为警示,引导广大农工党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决摒弃“党外特殊”的错误观念,保持爱国奉献、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注重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牢记领袖嘱托,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为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农工党智慧和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