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8年第二期
字体大小【】 【】 【
【提案选登】厦门市有序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2008-06-04
厦门市有序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 厦门大学第一支部

        服务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IT技术、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发包给专业服务提供者,以优化产业链,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的发包业务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发展中国家则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服务外包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国际化水平、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它是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也是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几年国内许多省市纷纷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对外引资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厦门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内部服务业外包迅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不断提升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近年来我市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速,2006年厦门市报备软件出口合同101份,总值453.49万美元,同比增长35.78%。专门从事服务外包约30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且兼做外包的企业约50家,销售额4.77亿元,从业人员6761人。此外,软件服务外包和维修服务外包取得较大发展,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的企业318家,软件信息业产值超过90亿元,飞机维修外包服务达2.4亿美元。
        但当前我市在服务外包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外包企业数量少、实力弱;管理模式陈旧,技术骨干各自为战,程序员流动速度慢,软件开发水平较低;研发和营销网络不健全;多数外包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境外研发和营销渠道;人力资源欠缺,外包企业软件开发人员英语水平较低,缺乏与客户的必要沟通能力。同时软件人员培训市场还处于开发初期。
        因此,我市有关部门应该从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高度来认识服务外包产业,制定并贯彻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措施,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和市场开放两个途径,大力发展服务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特别应积极做好申报“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及“示范区”的各项工作,争取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委建议:
        一、加紧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加紧制定出台我市扶持和促进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成立专门的“服务外包”协调机构,对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予以统筹和协调;硏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出口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设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CMM国际认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着力开拓四大重点领域。一是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加大服务欧美市场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空间;三是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为主的服务外包企业,提升厦门服务外包能级;四是大力培育若干知名的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使之成为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服务外包总发包商。
        三、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按照企业的需求,促进跨国公司、大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培养适用性软件人才;增加计算机和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整体外语应用水平;同时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吸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
        四、引导和帮助企业发展服务业。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它们积极参与国际项目外包市场,承接外包项目,与外国服务企业进行有效合作;要帮助外国服务业了解我市的投资环境,增强其来厦投资的信心;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
        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人才的激励机制;软件园要充分利用与台湾的地缘关系,组织园区内企业与台湾软件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商务洽谈,推动台湾业内人士来厦投资创业和从事软件产品出口。
        六、加强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跟踪研究。借鉴印度、新加坡、菲律宾、以色列等国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先进经验,同时要帮助企业了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新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本文是市委提交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书面交流材料,执笔:吴崇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