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9年第三期
字体大小【】 【】 【
【建国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专栏】当年,我住在厦门市区的边缘
2009-08-13
                                     第六中学支部  魏镇轩

        1948年我刚到厦门时,住在厦门市区的边缘。那房子位于后江埭一带,当时的门牌是禾祥街123号。那房子只有两层楼,前两年在建BRT高速公交工程时已经被拆掉了。房子的一楼当时是厦门建福电池厂的厂房,二楼是宿舍。房子前面的街道有一条明显的界线:向西是“洋灰铺的街道”(当时称水泥为“洋灰”,从洋人那里进口的),向东是土路;向西的“洋灰”街道两边有稀稀拉拉的几幢两层楼的房子,向东的土筑的马路边却只有大片的菜地和几口井。儿童时代的我经常在阳台上看农民挑着水桶在给蔬菜浇水。他们用杠杆式的吊桶从井中打水,然后倒在两个水桶中,每个水桶都伸出一根管子,管壁被钻了几十个细孔,当农民肩挑两个水桶沿蔬菜畦边行走时,水就从细孔喷出,形成数十条细水柱,喷洒到蔬菜叶上,煞是好看。总之,现在橡胶厂和电池厂以东的地区当时就是农村了。当时厦门最繁华的市区中心只局限在大同路、中山路和思明戏院一带,晚上的鹭江边也是灯火通明,但那大多数是电石(乙炔)灯发出的亮光。市区中心的楼房虽然比较高,大多数也只是四层的,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
        60年前,即1949年的某一天,厦门岛的周围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沉闷的大炮声。晚上,我们站在房子的阳台上,还可以看到西北边的天上有无数道象流星一样的红色的、绿色的火光。几天后,也就是1949年10月17日,是厦门解放的日子,解放军进城了。那时,我还是一个6岁的小孩,躲在门缝后偷看。我看到,解放军战士按十几米远一个人的距离,排着冲锋的队列,手握上了刺刀的枪支沿街道两旁向市区中心挺进。国民党军队已溃不成军,街道上丢弃着钢盔、刺刀和血迹斑斑的子弹带等物。
        战斗结束后,看到解放军军纪严明,对老百姓和蔼,市民们就都打开了家门。有几个解放军战士到我家讨开水喝。战士们一边喝着开水,一边吃着炒花生。他们每人都背着一个长条形的布袋,里面装着炒花生。在几天的战斗中,他们没有吃饭,只能以炒花生充饥。
        厦门解放后,工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1953年到1955年建海堤,1957年通火车,在原本是农村的梧村建了厦门火车站,1958年大跃进时期又新办了许多大型的工厂,还在杏林建了工业区,当时称它为厦门的卫星城。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厦门的市区也不断扩大,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火车站一带依然是厦门市区的边缘,江头一带就是厦门的内陆地区,前埔一带则是厦门的“西伯利亚”,那个地名我连听都没听过。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在这一年的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中国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终于找到了出口,迫不及待的奔涌而出,寻嗅着早春的气息肆意生长——中国,回来了……
        改革开放后到如今的三十一年间是厦门发展的高速时期。厦禾路拓宽改造工程揭开了厦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体育东村、莲花新村、康乐新村、金尚小区、前埔小区等数十成百个生活小区,瑞景新村更是获得国家建设部优质奖的示范性生活小区,厦门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几十层的高楼大厦星罗棋布,市区面积大大增加,不但几乎布满了全岛,而且已延伸到岛外的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我也几次搬家,最后搬到了当年被称为“山场”的荒郊野外而如今属于新市区的康乐新村,虽然家越搬离老市区越远,但我如今已经不住在厦门市区的边缘了,而是住在“大厦门”的市区中心——厦门岛内的湖里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已有60年的历史了,在我们即将迎来建国60年大庆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发现,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已展现在闽南金三角地区。厦门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厦门已经成为海西经济区的一个中心城市。以上这些成就都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而厦门城市建设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伟大成果的见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