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09年第四期
字体大小【】 【】 【
【提案选登】关于做好学生假期安排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2009-12-24
                 关于做好学生假期安排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市委专职副主委 陈育斌
    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假期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对我市近千名学生和部分教师、学生家长的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在假期生活能较合理地处理学习与休闲的关系,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充分利用假期来巩固学业、扩充知识面,并能参与一些家庭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假期生活抱乐观期待的态度。
    但调查也发现,学生的假期休闲娱乐仍显单调,73℅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和看电视是他们假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部分学生上网玩游戏与聊天多于学习,长时间沉迷与电视和网络,破坏了原有的生活规律,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影响身体健康。60℅左右的学生认为作业偏多,其中30℅学生认为作业特别多。一到假期就布置大量作业,假期越长作业越多,几乎成了老师们的“习惯动作”。补课、培训班占据了部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对假期的总体希望是“作业少一点,有趣且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多一点;补课少一点,休息多一点;生活轻松一点,活动丰富一点。”虽然信息时代带动了许多方面的进步,但孩子的活动天地并没有因此变大,相反每逢假期倒有些无所适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时代的日新月异没有催生出科学而实际的暑假生活机制。换言之,目前孩子的暑假生活还是家长主导却力不从心、学校辅助却多顾虑、社会缺乏实效服务的状态,一套适用于孩子,能让孩子过一个愉快、健康、有意义且名副其实的暑假生活机制尚未形成。
    假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的假期生活过得安全、充实、愉快而有意义,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就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集中组织老师制定假期生活的具体指导方案。主要包括:布置题精量适的各学科作业、读书活动和德育活动作业,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做作业的时间,安排好课外阅读和对功课的补缺补漏与温故知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文明上网。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鼓励学生利用假期了解社会,可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在假期(主要是暑假)参加一次社会活动,如作为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做一次社会调查、参加一次夏令营或有家长陪同的外出旅游等。
    学校要积极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艺术教室在假期要定期免费为服务区的学生开放。
    二、教育部门要积极与社区、机关、厂矿、科研院所等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加强中小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各公益性文化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定期免费对学生开放;有关部门对各种由社会举办的以学生为消费对象的夏令营、假期培训班、拓展训练营等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其办学办班资质和能力,特别是师资水平和安全设施;对到厦门以外地区开展此类活动的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
    四、学校在假期向学生开放图书馆、运动场馆等涉及人员和设备器材的维护等费用,而学生在运动时发生的意外伤害也不能完全避免。《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到校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但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还是不愿开放校园。毕竟,一旦学生在校园里发生了人身损害事故,即便学校可以“引经据典”地免除相关责任,但由此而引起一系列麻烦,还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这就使学校开放这些场所设施的意愿大受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由政府为学生在这些场地活动投保“运动场地责任险”。这样做是为了既确保学生假期在校的安全,又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本文为陈育斌在十一届市政协四次会议上的提案,素材来源于海沧区教育支部林长斌执笔的调研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