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农工 > 2010年第二期
字体大小【】 【】 【
【工作交流】扎实开展共建工作 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2010-07-11
                        扎实开展共建工作 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思明区基层委员会

    和谐社区的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海峡西岸的民主党派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为民主党派拓展了参与社会实践的舞台;二是活跃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三是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四是由于参政党有独特的地位和一定的智力优势,可以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做出特有的贡献。
    2004年上半年中共思明区委统战部发出号召,动员全区各民主党派开展社区统战共建试点工作。农工党思明区总支立即响应,于2004年4月21日在各党派中率先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召开社区统战共建专题研讨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陈秀枝到会指导,研讨会上明确了社区统战共建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以及共建双方的职责、义务。在此基础上,2004年5月,农工党思明区总支(2006年改为思明区基层委员会)与原思明街道办事处签定共建协议关系(2004年9月原思明、文安、中华三个街道整合成为中华街道,街道共建方改为中华街道)。几年来,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与中华街道就民主党派资源进社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制度
    我们协商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副主委为副组长的社区统战工作结对共建领导小组,建立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分析、总结、部署共建工作。同时,根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街道工作特点,制订一些必要的工作制度。双方各明确一名共建活动联络员,负责共建工作的联系、沟通。年初制订《结对共建活动计划》,年底举行共建座谈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指导意见已形成工作常规。
    2006年10月,为使党派与社区共建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拓展双方共建内容和共建成果,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所属12个支部分别和中华街道6个社区居委会建立共建协议关系,从而形成立体共建的互动格局。
    二、丰富共建内容 增强共建实效
    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组织双方共同的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共建目的,我们的组织建设在帮忙服务中得到了加强,党员在社会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街道党工委在资源共享中增强政治责任。
    1、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农工党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在医药卫生界有众多的专家、主任,关注群众身心健康,特别是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始终是共建工作的重点。我们多次组织医药卫生界社员深人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治、医疗保健讲座,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原思明区总支在中华街道辖区内设立经常性社区义诊点,开展社区居民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等; 2006年,思明区社区卫生支部坚持每周2次在市红十字会设立的镇邦“爱心超市”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救助;医院支部与霞溪社区联合举办了“学雷锋服务”、庆“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全国第八个爱耳日”的服务活动,为社区群众举办糖尿病、高血压等专病防治知识讲座;为配合中山路步行街的启动,社区卫生支部派出骨干参与步行街医疗保健点的值班工作;但凡街道举办统战宣传日、各种广场活动时,基层委都派出医生到场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2、积极助学扶贫济困
    由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内出现了一小部分特困的居民。为了体现社会的关爱,基层委所属经济支部在春节前夕走访慰问了思南社区家庭困难户,送上慰问金;社区卫生支部与中华街道21户特困居民结成卫生帮困对子,提供一系列医疗优惠,免费建立家庭健康挡案,每年入户免费体检4次,每户赠送药品200元(后由于旧城改造,一些住户迁出,加上医疗重组等原因,该活动现已停止);经济支部利用“六一”儿童节期间,为思明幼儿园捐款用于购买课桌椅;2007年,基层委提供经费为10位“三无”人员体检。
    3、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服务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原总支与中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中山路联合举办以“人人出份力,共建文明城”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动员活动,为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大造声势;在迎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评估的冲刺阶段,基层委组织党员兵分三路,向街道所有干部职工送去解暑中药凉茶和急需药品,价值达8000余元,同时在街道设立医疗保健点,为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4、联合开展广场活动
    每年5月份,基层委和中华街道都联合举办社区统战日宣传活动,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文艺演出和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此外2007年基层委与思明区中华街道共同举办“唱响红色主旋律,喜迎十七大”文艺汇演,农科支部与文安社区举办了统战知识竞赛;今年9月,基层委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中华街道主办的“民族宗教宣传月”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经济支部党员张宏捐出自己珍藏的书画,基层委和农工党市委及中华街道联合在中山路步行街举办了书画义卖活动,为灾区捐赠善款近3万元,该活动我市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今年国庆,经济支部和中华街道党工委联合在中山路举办“生日快乐我的祖国——6000面国旗免费发放活动”,活动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等待免费领取国旗的群众已在中山路局口街路口排起了长队,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满中山路。
    5、积极建言献策
    以“党委出题,党派调研,部门落实”的参政议政方式,开展课题调研活动。中山路地处中华街道辖区,年初,街道党工委向农工党基层委提出开展“中山路步行街建设与发展”的调研建议,得到了基层委的积极回应。基层委组织了多名专家成立了课题组,走访了市贸发局、交通委、交警大队,与中山路大型商家座谈,并对中山路的商家进行入户调查。目前,课题进展顺利,基层委将发挥党派的政治优势,通过农工党市委积极向中共市委市政府呼吁,为推进中山路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去年,基层委还协助农工党省委在中华街道开展“社区养老”的调研。此外,基层委积极发动党员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林海南主委参与了中华街道“十一五”规划的调研。同时,经济界的党员也积极为街道的招商引资穿针引线,牵线搭桥。
    三、共建工作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运作,共建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人事、机构变动频繁,致使共建工作延续性不够,还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
    1、因组织机构设置不同,在街道层面上,基层委知情问政的深度、广度不够。
    2、基层委党员资源与社区未实现对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基层委毕竟仅仅是基层组织,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经费来源,缺乏物力、财力、人力,工作难度大,不免流于形式,缺少创新,活力不足。
    四、共建工作的感悟和思考
    今年5月,双方签订了新一轮共建协议。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推动共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1、共建工作必须在中共区委统战部的协调指导下方能顺利有效开展。
    2、健全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做好共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
    3、共建双方负责人应平等相处,保持经常性沟通,建立朋友式关系,保证共建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4、共建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多彩,不断创新,注重实效。
    5、共建双方必须互动双赢。在安排共建具体任务时,既要考虑党派为街道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街道社区也应考虑能为党派、为党员做些什么;如结合社区换届选举和社区整合工作,吸纳农工党员参加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如街道社区为共建活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如为党派开展专题调研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制订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多吸收农工党员参与调研,广泛听取农工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等。
    6、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是共建工作的重要活动形式。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而社区居民成分很广,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很大,是城市最具有典型性社会群体,他们反映的问题最实际,具有代表性,是提供社情民意最直接的来源。因此定期与居民代表座谈,是我们写议案、提案、社情民意获取资料的重要来源,对提高提案质量和参政议政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社区统战共建工作平台是全新的,值得农工党人去探索,也需要共建双方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期待更广泛人士的积极参与,更期待社区统战共建平台能为农工党人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课题调研等工作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执笔:洪军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