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清理餐饮业不合理规则促进厦门旅游健康发展
2010-12-05
海沧区医卫支部 谢红旗 我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餐饮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厦门美食、闽台风味和各地餐饮在厦门遍地开花,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但随着游客的增多,游客的投诉也多了起来,其中对餐饮业不合理行业规则的投诉占了很大比例,对厦门旅游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目前我市餐饮业不合理行业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定价不清 餐饮店中对海鲜的定价多数不明确,只以“时价”标示,实际上就是不明码标价,靠买卖双方现场口头协议。由于消费前定价不清,容易引发买单时的争议。这种做法在许多餐饮店形成了行业潜规则,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给厦门的城市和旅游形象抹黑,外地游客多有不满。时价对“黑店”暴力欺客是一个合理的借口,也成为争议时的解决难题。 二、份量不清 菜单上往往标出每客每份,对单价低的菜,客人可以接受;但对单价贵的菜,每客每份不标出份量,留出了很大的寻利空间。本地熟客一般还知道份量,外地游客初次消费往往踏入陷阱,尤其是海鲜类,单体有大小区别,价格区别很大,客人往往不敢轻易点菜或在消费后产生纠纷。 三、以次充好 以死充活,海鲜类死与活价差很大,饲养与野生的客人无法鉴别。进价成本有的相差几倍,商家浑水摸鱼,坑害游客。 四、以假充真 餐饮业的葡萄酒、白酒、洋酒许多是“三无”产品,由于行业规则除了大型婚宴及订桌团购,不能自带酒水,大多数消费者只能接受“假酒”消费。 五、开瓶费 尽管多次消费者投诉获胜,但开瓶费一直在收,没有理由,没有理由、没有标准,由商家自己定,按酒水金的10~30%不等。 六、加杯费 在厦门的许多咖啡店,一壶奶茶只给2-3个杯子,多了1个杯子收10-20元不等的加杯费,令客人有被歧视的感觉,被告知为本店行规。 以上是我市餐饮业常见的,已形成顽症的不合理规则。厦门旅游发展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需要加强管理。对上述餐饮业的不合理“潜规则”,必须从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和厦门文明城市形象的高度,加以清理整顿。 一是严格价格标示。要求商家必须明码实价,并注明定价的单位数量或重量; 二是查处欺诈行为,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行为要加强监管; 三是加强法规宣传和行业自律,对违规行为除责令整改、赔偿损失外,还要进行公示挂牌警告,或取消旅游定点资格;对合法经营信誉良好的商家则给予公示表彰; 四是鼓励消费和游客投诉、举报不法行为,对投诉举报属实的游客给予厦门旅游券的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