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关于高铁时代厦门商旅联动发展的建议
2011-06-20
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 集美大学总支部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交通便捷度的提高,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势必呈现愈演愈烈的局面。动车组的开通,使得从厦门往返于上海、杭州之间的时间大大缩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人们产生更加有力的吸引。未来厦深动车组开通之后,同样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因为具有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亦将成为厦门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届时许多游客都可能将厦门作为旅行的中转站,而非目的地。对于这样竞争态势的来临,厦门必须未雨绸缪。 实地调查数据显示,乘坐高铁往返于福厦市区之间的人数占乘坐高铁总人数的43.87%。福厦动车的开通意味着福州厦门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厦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战略,有关商旅联动项目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通过商旅联动的良好发展,使得厦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同城效应中脱颖而出。 2010年,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这促使“岛内外一体化”步伐加快。福厦高铁将能更好地对接“三通”,服务“三通”。在未来的竞争中厦门要想争得先机,留住客源,并能够不断吸引和扩大客源,就必须以“高铁”的开通为契机,以旅游业为基础,合理规划和完善商贸业布局,吸引旅游业客源来促进发展商业,扩大消费规模;同时利用不断发展的商贸业,丰富旅游购物环境,增强厦门旅游业的吸引力。在商业和旅游业联合起来、联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接待和服务水平,突出和延续厦门的旅游特色和城市特质。为此建议: 一、以购物为黄金切入点,架起商旅联动发展的桥梁 “高铁时代”厦门商旅联动发展首先应以购物为黄金切入点,架起商旅联动的桥梁。鉴于现有“购物”在消费中比重小的现状,未来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优化。一是注重观览性商品的开发,包括旅游纪念品的特色化、精致化开发和商业老字号经营方向的创新尝试。二是零售业态创新及购物环境的游览化、感知化,包括大型百货业态功能的多元化、综合化和购物环境观光化。三是发展主题体验式商业。 二、以大型综合性场所优化为重点,加快商旅联动空间载体建设 集购、游、娱、吃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所,既能作为厦门商务功能的衍射,又能作为各大景点“游”的配套,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调整优化。一是调整现有中山路游憩商业区业态布局和结构,增强游憩体验,使中山路街区成为以(步行)商业街为辐射轴,与周边其他休闲场所相结合,以满足游客和市民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活动需要为主的游憩、商业双向互动圈层。二是在厦门北站做些尝试,建设以厦门为核心基地的“国际美食文化街”及“国际美食文化博物馆”,使其成为厦门市吸引高铁人潮的最大卖点(类似新加坡乌节路意象);三是将游憩商业区纳入旅游产品的线路组合;四是在岛内选择适宜地点,把厦门老字号、传统工艺饰物、名菜美点、古玩字画一条街等集中在一起,这不仅能挽救许多濒临消失的商业品牌,还可引发人们对老字号的情感和联想,激发人们产生对这个城市的依恋和情结。 三、以会展旅游为拓展方向,推动商业与旅游业联动的规模化发展 “高铁”时代,厦门以会展旅游为拓展方向,推动商业与旅游业联动的规模化发展,未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优化:一是增强厦门会展核心吸引力,培育品牌展会。二是推动旅游产业链向会展延伸,开发有针对性的会展旅游产品。三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之一,是城市旅游促销的灵魂所在。在会展旅游的促销中,应运用各种途径与手段,在注重反映历史和传统的同时,强调和突出当地特色,并以此树立独特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的会展旅游者。 四、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商旅互动 一是在宏观层面。对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商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做进一步修订完善,从战略规划上促进商贸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明确商贸区、游憩商业区、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各区域的产业布局、经营业态、具体目标和推进措施等,找准商贸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结合点。特别是旅游产业规划,要将中山路商业游憩区等项目作为旅游景点或旅游设施,充分吸收进来。二是在微观层面。抓好各区域内部主业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促进旅游资源与商贸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市场商贸区既要考虑专业市场的布局和发展,又要考虑市场内旅游功能的完善;游憩商业区既要考虑经营档次的提升,又要考虑旅游要素的增加;旅游度假区既要考虑重点旅游项目的引进建设,又要考虑星级酒店、宾馆等餐饮娱乐设施的配套,以及渔家宴、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商贸业和旅游业在不同的区域内各有侧重、规模适度、协调发展。 五、围绕商贸集中区建设,发展购物旅游 一是增加商贸集中区的旅游功能。二是研究制定鼓励来厦门购物旅游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旅行社组织游客到厦门购物与旅游的积极性。三是尽快集聚商业要素。在岛内外一体化大背景下,加快调研厦门北站及其周边地区的商旅联动等配套规划,对促进厦门岛外城市化,统筹岛内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重点推进落户该区域的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广场等项目,确保及早开工建设、投入运营。同时,还应抓好金融、办公、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着手规划论证“国际美食文化街”及“国际美食文化博物馆”等建设,为购物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着眼于推进商贸、旅游的互动,在这个区域规划建设餐饮、精品百货、厦门特产等多条商业特色街,可以把能够代表厦门特色的产品都集中到一起,使游客在一条街就能购买到当地所有的特色产品。同时,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商场和名牌产品专卖店,进一步凝聚人气、商气和财气,把该区域打造成为集休闲购物旅游于一体的城市RBD。 六、加强宣传与推介,提高厦门知名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与旅行社的联系合作。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旅行社开辟到厦门购物和旅游的线路。三是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媒介,推动人文旅游;探讨举办大型购物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来厦门投资、旅游和购物。四是引导商务客向观光、休闲、娱乐客角色的转换。把商务客人中有闲暇时间的客人引导到旅游点消费,使来厦各类商务客人转化为观光、度假、购物、娱乐游客。不断提高厦门市市场商贸和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商旅互动、双兴双赢。 (本文是农工党市委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提案,执笔:陈玉慧) |
||